从比三万到比五十万,比亚迪30年创业路并非“爽文”?
车辙 | 15小时前
2617
➤11月18日,比亚迪在深圳比亚迪小漠工业园举办了一场特殊的仪式。
这一天,既是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,也是比亚迪成立第30周年。不同的是,30年前的比亚迪只是一支小厂房里20人的创业团队,现如今已是员工总数突破90万人的超级巨头。
销量层面,5年前比亚迪还是月销3万辆的市场小透明,现如今已经月销超过50万辆,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整个汽车行业,改变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。
比亚迪究竟是如何逆袭的?它的未来将走向何方?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大家分享一下。
并非爽文男主,胜在坚持
10月份,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批发渗透率达到了50.1%,首次超过50%,连续6个月创下历史新高。其中主流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74.6%,合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则只有6.2%。不得不说,在这一波转型中,国产车终于占据了优势。
为此,汽车行业诞生了很多“爽文”故事。尤其是一些新势力,更是“爽度”爆表。
其中雷军的故事最广为流传,大二写的作业被编入新版教材,26岁成为金山总经理,41岁创办小米,如今造车也是顺风顺水,量产大半年,已经完成第10万台车下线。
华为跨界而来的故事也不赖,虽然增长过程有反复,与车企的合作方式也一变再变,如今仍在探索更高效的模式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如今问界M9已经成为50万以上豪华车型销量冠军“钉子户”,打败了包括BBA在内的所有对手。
其余的理想、零跑、小鹏、蔚来等等这些,随便单拎一个出来,都足以成为自己故事里的主角。毕竟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脱颖而出,所需要的技术、战略定力、把握机会的能力,都是非常惊人的。
相较之下,比亚迪的故事就没那么“爽”了。进入汽车行业的首款车型316就市场反响不佳,被喷外观奇丑,工艺廉价。之后的F3虽然成为爆款,但也被打上了低端的烙印。再之后的很多年,比亚迪都处于“叫好不叫座” 的状态,大家认可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领先,但市场转化度并不理想。
包括在30周年庆典上,王传福回忆起这几十年的创业路,现场也是几度哽咽。提起最初造车,各种质疑和嘲笑声扑面而来,本已在电池市场站稳脚跟的比亚迪直接股价腰斩。后面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一直提升不起来,插混技术路线被很多车企放弃,比亚迪也一直咬牙坚持。
一边要应对市场的压力,一边还要在技术层面进一步优化和突破,比亚迪一直承担的是双重压力。甚至到了2019年,比亚迪整个公司净利润只剩下16亿元。请注意这16亿元还不是卖车赚的钱,很长一段时间比亚迪还在靠电子代工赚的钱补贴汽车业务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,比亚迪全年依然投入了84亿元用于汽车研发,这才有了之后的爆发。
所以,比亚迪的这个故事确实不“爽”。经历了20多年的艰难期,这可是20多年呀,阿里、腾讯这些巨头从诞生到成为龙头都不超过10年。甚至成立20周年的时候,比亚迪还被高薪挖走了研究院的副院长,王传福掩面而泣。
比亚迪的强大,在于它无与伦比的战略定力,就是坚定“豪赌”新能源汽车赛道,如今终于迎来了收获。
没有巨人肩膀,那就成为巨人
前阵子,有团队对小米SU7进行了深度拆解,给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评论,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不服不行!”。空调、散热器的布局接近特斯拉,防撞梁、吸能盒的结构很像吉利的浩瀚平台,电机是汇川的,电池是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,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芯片也都是新势力们最主流的方案。
其实不止小米,如今绝大多数的新势力造车也都是这条路线,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方案整合。而对比亚迪来说却并非如此,很长一段时间,比亚迪是没有巨人的肩膀可以依靠的,它只能自己成为那个巨人。
比如最简单的一点,也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一点——动力电池。比亚迪确实是造电池“出身”,1997年进入锂离子电池行业,200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锂离子电池厂商。在造车之前,比亚迪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“电池大王”。
但早期的比亚迪还是以消费类3C电池为主,车用电池应该是什么样的,市场还不知道,比亚迪自己也没谱。直到2008年双模电动车F3DM上市,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才开始正式商用,新能源汽车厂商也终于找准了方向。
2016年,国家开始引入了电池能量密度门槛,并开始逐步调增续航里程要求。磷酸铁锂电池遭遇致命打击,2019年市场份额降至32.5%,逐渐边缘化。比亚迪再度挺身而出,推出了能量密度可达180Wh/kg的刀片电池。既降低了动力电池的价格门槛,也提升了安全性,改变了很多人对新能源汽车的看法。
混动技术发展了很多年,大家一直在“油混”的领域打转。即以发动机驱动为主,电机驱动为辅,解决发动机低速状态下效率低的问题。比亚迪在造了十多年混动车后,选择了另辟蹊径,通过多用电的方式实现节油。即市区99%的工况都是电驱动,发动机只在高效区间“发电”,同时将混动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到了45%以上。
这样一来,不仅降低了用车费用,顺带还提升了驾驶体验。以前谁能想到,8万级的A级车,能够轻轻松松加速7点几秒,百公里油耗还能维持在4L以内?以前很多人喜欢说SUV好是好,却是油老虎,让人爱不起来,如今还有谁提这个茬?
特斯拉率先推出了纯电架构,让电车有了更高的空间利用率和灵活性,有了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出色的驾驶体验。然后国内车企开始有样学样,车企很快达成“共识”,那就是基于纯电架构打造的车型必须“贵”,毕竟有那么多的研发成本要分摊。
又是比亚迪站了出来,推出了e平台3.0。海豚这样10万级别的车,照样能用八合一电驱动系统,只有4米出头的车身,却有2700mm的超长轴距。有12.8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,有VTOL外放电功能,甚至有热泵空调。在比亚迪之前,谁会这么玩?
云辇智能车身控制、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、易四方、易三方、璇玑智能化架构这些技术的背后,其实都是比亚迪对整个行业的思考。市场需要什么,消费者需要什么,比亚迪就解决这方面的痛点。
这就是比亚迪一直在做的事,当其他厂商将新能源车当成“政治任务”应付的时候,比亚迪思考的是如何解决行业痛点,让新能源车真正好用且平价;当其他厂商把混动和纯电平台当做“护城河”,当成卖高价的“杀招”的时候,比亚迪选择将价格打下来,做到了“油电同价”甚至“电比油低”。
比亚迪甚至在推自营保险,主动降低售后维保价格,这些都是“吃力不讨好”,甚至很容易引起行业“公愤”的事。但对消费者有好处,比亚迪就会去做。
工程师文化,以科技为矛
在30周年盛会上,王传福提到了,敢想敢干敢坚持,才让比亚迪走到了今天。而比亚迪“敢”的底气,其实是技术,是背后的工程师文化。王传福甚至豪言,即使所有的财产都消失,只要工程师还在,比亚迪就可以随时东山再起。
这其实是另一个层面的坚持,比亚迪拥有最优秀的人才储备吗?现在或许是的,毕竟有11万名工程师这样的超级天团。
但曾经绝对不是如此,很长一段时间,比亚迪工程师的待遇都不是头部,这也导致它们招不到最优秀的人才。最优秀的应届生进入社会,都是合资车企先挑,然后是国企再挑,最后才轮到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。
但在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合资企业做零件“国产化”,在国企做“向上管理”的时候,比亚迪的工程师在研究最底层的机理,再进行有效集成,在做他们最该做的事,并不断成长。
但这就是比亚迪的特点,像布加迪或者科尼塞克一样“手搓”轮毂,追求最大的速度数字,从来不是比亚迪的追求。不能大规模工业化,对比亚迪来说就没有意义。不能弄懂技术核心,单纯的虚名也从来不是比亚迪的追求。
对于比亚迪来说,科技从来都是最锋利的矛。“比三万”时期是如此,现在的“比五十万”时期同样也是如此。
“比三万”时期,比亚迪举步维艰,全栈自研的方式给了比亚迪最深的护城河。虽然“卖不上价”,但能够自研自产,能够做出差异化的优势。比如在2014年就提出了“542战略”(百公里加速5秒以内,4代表全时电四驱,2代表百公里油耗2升以内),能够做到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,让比亚迪至少能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。
至于现如今,比亚迪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。垂直产业链的优势开始显现,技术优势就会不断被放大。5年前做DM-i、做e平台3.0或许是“孤注一掷”,如果推广不顺利,比亚迪可能要接着“吃苦”。如今做易四方、易三方就是水到渠成了,更好的产业基础让比亚迪可以不断自我强大。
写在最后
前阵子比亚迪公布10月份的产销快报的时候,月销50.27万辆的成绩震惊了整个行业。不过依然有人在“吹毛求疵”,说虽然比亚迪汉以3万月销强势登顶B+C级轿车市场,但相比两年前,比亚迪在25万以上的市场影响力在减小,被新势力反超了,这也是很多人提到的所谓比亚迪的“隐忧”。
个人是不太认可这种说法的,30年来比亚迪的策略就是科技驱动。试想一下,有一家头部厂商,在品质不断提升的前提下,产品价格还能维持甚至下降。那对于消费者来说,是不是哪怕收入不提升,生活水平也能提升?这是惠及整个社会的做法。
而一些新势力所谓的“抢跑”,当比亚迪这个以工程师为根基的巨头动起来,可能真的不值一提。按照比亚迪的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,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一旦到了市场投放期,届时的江湖,又会多几分血雨腥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