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大模型,如何拯救车企的降本焦虑?
HiEV大蒜粒车研所 | 04-26
73566
作者 |苗岭
编辑 |德新
2024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。为抢占市场份额,车企纷纷降价,展开近身肉搏。
据不完全统计,一进入4月,超过10个品牌陆续推出优惠活动。除了降价,车企采取了增配减价、车电分离、置换补贴等多种方式来吸引消费者。
但降价只是竞争的手段之一。如何提升内功,提高产品力、优化企业的成本结构,才是车企谋求强盛更重要的手段。
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是车企的必争之地。车企利用AI大模型提升自动驾驶功能、智能座舱体验背后,也将经受数据、算力和成本控制的考验。
本届车展上,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透露,已经开发出L2++级别的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系统,并在昊铂车型上搭载。预计在今年内,该系统将覆盖全国市场。
极越汽车宣布城区PPA,5月开100城,年内实现全国都能开。
大众汽车亮相概念车ID. CODE概念车,搭载L4级自动驾驶技术,可以在人工驾驶和L4级自动驾驶模式间自由切换。
小鹏汽车发布了小鹏X9 AI智能座舱版,X9搭载XOS天玑系统,而天玑系统正是将 AI 技术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。
包括新势力、自主品牌、合资品牌、豪华品牌全部都押注量产高阶智驾与智能座舱技术。
当前除了提高车型本身的智能化水平,AI大时代,车企也纷纷拥抱AI大模型,通过AI能力来改善企业研发与运营的全流程。车企借助AI新应用提升全周期用户服务能力,优化企业研发、运营和协同等机制,作为应对激烈竞争的新思路。
今年1月,中国一汽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打造了大模型BI应用(Business Intelligence商业智能)。
今年3月,比亚迪宣布与英伟达多项合作,其中包括利用开发虚拟工厂规划和零售配置器工具与应用程序的NVIDIA Omniverse平台,推动智能驾驶、智慧生产和定制化营销等领域的发展等。
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各大厂商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
一家顶级国际Tier 1的中国区负责人最近就在一场会议上表示,国内不少车企今年提出的降本目标是15 - 20%。同时,车企们也担心自己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跟不上步伐。
AI大模型对行业的渗透,已从产品端,延伸至制造、研发、销售、营销等全链路的各个环节。
一、车企需要什么样的AI大模型
对于车企而言,采用AI大模型的首要目的是降本增效。
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制造业,生产的是大众商品。
在营销环节,AIGC的生文、生图和多模态能力,能帮助车企应对复杂多变的新媒体营销环境;销售顾问则可以利用辅助知识库更好地应对消费者对产品的疑惑,从而提升消费者的购车体验。
消费者在使用汽车的过程中,座舱大模型可以提升他们的智能交互体验,甚至包括售后过程中的出险、维修保养等,大模型的引入也能提高智能客服的业务价值。
当前,汽车产业从上游供应链管理,到车企的开发流程,再到下游的用户交互、用户服务,都在积极拥抱AI大模型。
但各家车企的拥抱程度有差异。目前,包括造车新势力在内的自主车企,积极性更高,他们甚至会将一些核心业务与大模型结合起来,作为工作的主要方向。
如果聚焦到车企的业务部门,包括车企的技术中心、销售公司、品牌部门、IT业务,他们通常没有太大意愿建立一个大模型体系;而是明确需要智能座舱、智能客服、营销助手、知识引擎和代码助手等服务。他们倾向于为效果付费,而不是花太多钱在基础建设上。
但对于车企的数字化部门就不一样了。它们明确要重度投入大模型领域,更关心如何建立一个高效、安全的底座。这不仅牵涉到算力大模型,还涉及计算平台、训练平台、应用平台、大模型安全等全链路能力。
智能座舱广受关注,对用户来说,他们很多时候更希望获得车机的主动推荐;对车企来说,它可以控制智能座舱屏幕上的生态接入,相当于自建一个应用市场,更接近于苹果手机的应用市场。
在这个基础上,底层AI对于智能座舱而言,更像是内功。例如它是否自建了一套智能推荐体系,对车主是否充分了解,从而进行精准推荐;在生态上,它是否已经将停车场、外卖、酒旅等服务打通。
总之,AI大模型的融合正在超越汽车产品本身,渗透到汽车制造、产品开发、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管理等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。
二、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挑战
以AIGC为代表的大模型,从出现到应用在汽车行业,才不到两年,尚在探索阶段,挑战必然存在。
例如,应用场景较为局限,尽管智能客服领域相对成熟,但其它领域应用场景是什么样,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;此外,行业人才短缺,AI领域乃至大模型开发和训练方面人才稀缺,既熟悉大模型又熟悉汽车的人更少。
AI大模型在实际落地过程中,也存在落地深浅难易的问题。
腾讯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总经理姚振认为,考量AI大模型实际落地,一方面是考量落地的速度和成熟度,另外一方面是落地的深度,二者缺一不可。
从落地的速度来说,AI大模型落地营销、客服的速度更快。营销、客服能力的提升,能帮助车企把车卖好、服务好,就连车企一把手也会非常重视,所以优先级通常是最高的。
与此同时,也有车企愿意去纵深建立一个AI大模型的底座,先在底座上部署协同、代码助手等对内的数字化业务能力,再逐渐对外支持营销、座舱等能力。这种方式与车企底层能力的耦合深度就更深了,这也是车企内功建设的重要环节。
需要额外关注的问题是,大模型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,如何避免安全风险。大部分企业其实并没有充分重视大模型本身的安全问题,目前仍将发展业务作为第一需求。
事实上,市面上也存在开源的AI大模型,似乎性价比更高。
但实际上,选择AI大模型供应商,也需要考量它在大模型领域投入了多少人力,是否愿意跟客户一起设计大模型架构、进行场景轻咨询、落地培训等等。陪伴式的服务,也许更能保证效果。
三、腾讯汽车行业大模型,为车企定制AI时代的解法
目前,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交互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。
但AI大模型在汽车出行产业的应用价值,远不止用户显而易见的“车上”体验,在诸如研发、生产、营销、服务等更多“车下”场景,也有非常多的实践和应用空间。
4月24日,2024 TIME DAY·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上,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、腾讯智慧出行负责人钟学丹表示,目前大语言模型的能力还没有被充分被利用到产业当中,其实除了语音交互,大模型在知识推理、内容生成、内容推荐等方面的出色能力,也可以帮助汽车行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,更精准地进行营销投放,更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。
据悉,腾讯与长安、岚图、广汽、一汽丰田等车企,联合打造了汽车行业大模型方案,覆盖座舱助手、营销、客服等场景。
例如,在营销环节,腾讯汽车行业大模型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智能分析营销数据,生成营销内容。
在服务环节,智能客服助手可以辅助人工客服,针对用车、维保的疑难问题提供更专业的回答。
在研发环节,软件工程师可以通过AI代码助手编写、补全和测试代码。
在生产环节,汽车行业大模型可以帮助优化汽车的工艺设计,智能分析生产数据,优化生产线布局和工艺流程。
此外,腾讯也在帮助一些车企建设企业级知识库、知识分享平台,甚至在汽车金融风控等典型场景也有产品和服务。
那么,腾讯的汽车行业大模型方案有什么独特的价值?腾讯本身巨大的业务体量,也许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验证途径。
腾讯的汽车行业大模型基于腾讯全栈自研的混元通用大模型。混元采用MoE混合专家模型结构,目前已扩展为万亿参数规模。腾讯内部如腾讯会议、腾讯文档、企业微信、微信支付等400多个业务已经接入混元。
此外,腾讯为汽车行业大模型提供了高性能、高带宽、低延迟的算力支持。
腾讯新一代HCC高性能计算集群,搭载最新代GPU,支持10万卡GPU超大计算规模,是国内性能最强的大模型计算集群之一,不仅能服务于汽车行业大模型训练,还将在自动驾驶、仿真等场景中得到应用。
而腾讯自研的星脉网络,则为新一代集群带来了业界最高的3.2T通信带宽,使得超大算力集群仍然能保持优秀的通信开销比和吞吐性能,GPU利用率提升40%。
值得一提的事,腾讯统一了私有化部署和公有云的训练底座,让汽车行业大模型,既可以在公有云上训练,也可以私有化部署进行训练,从而实现高效运营。同时,腾讯自研的训练和推理框架,还可以帮助客户进一步节约算力,在训练千亿级别的大模型时,能够节省50%的算力成本。
大模型的训练和精调背后,如何兼顾效率、质量和成本,是行业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。腾讯云TI平台的行业大模型精调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模型开发者与算法工程师,一站式解决数据处理问题,保障数据高质高效、安全合规地处理。
值得关注的是,跟芯片公司、自动驾驶公司、车企一起,共同构建自动驾驶大模型,将是接下来腾讯在汽车行业的重点方向之一。
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刘澍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因为不造车,所以腾讯并不会直接提供端到端的感知、规控大模型。但腾讯可以提供基础的训练数据、训练服务、合规、地图,支持Tier 1、Tier 2的伙伴去构建自动驾驶大模型。
当前,面对车企自动驾驶研发和运营的需求,腾讯在行业率先设立了“专云专用”的智能汽车云双专区,为自动驾驶开发创造了一个端到端、全程合规的数据闭环服务。专区云方面,腾讯和蔚来、奔驰、博世等企业进行了合作。
此外,腾讯也助力英伟达建立了在中国的自动驾驶研发基础设施,通过软硬结合的合作模式,共同为车企服务。
不久前,博世的全球首个高阶智能驾驶项目,在奇瑞星途星纪元上实现量产,背后就有腾讯云、文远知行和英伟达的共同支持。
腾讯云目前服务了超过100家车企和产业链企业;2023年,腾讯公有云在汽车行业实现了倍数增长;同时,腾讯云已经为超过30家车企和汽车科技公司在海外市场提供云服务。此外,腾讯也与众多合作伙伴联合打造智能座舱的方案,落地了超过50个汽车品牌。
「产业实践是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最佳练兵场。」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,作为腾讯产业互联网核心落地领域之一,过去几年,腾讯坚持车云一体、云图为基的战略,致力于助力车企造好车、卖好车,让用户用好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