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万员工,11万科研力量!支撑起比亚迪的向上之梦
电动车公社 | 09-23
16646
前段时间,比亚迪的李云飞在微博上爆了个猛料:
比亚迪员工总数已经突破90万人,是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最多的,比第二名多了差不多一倍!
即便放眼全球,接近11万名技术研发人员也是车企中最多的。
但相比这些“秀肌肉”的说辞,社长更关心的其实是最后一句——
过去两年,比亚迪招聘了近5万名优秀应届大学生,也就是差不多400名走出校园的学子里,就有1位踏上了比亚迪的就业岗位。
要知道,这两年的就业环境确实不容易。哪怕是那些利润丰厚的全球巨头,也纷纷开始降本增效。
远的不说,就在上个月,通用就针对软件和服务部门开启了新一轮裁员,涉及约1000人;
30多年不曾裁员的大众集团也准备毁约、裁员1.5万人,甚至还要关停德国本土的大众工厂、重组比利时的奥迪工厂……形势之严峻,可见一斑。
这也不禁让人好奇了起来:比亚迪为什么要“逆势而为”,掏出这么多真金白银吸纳人才?又到底是哪些人成了其中的一员?
01. 求贤若渴,才是销量暴涨的真相
提到比亚迪,避不开的一个关键词必定是销量。
作为中国第一家杀进全球汽车销量排名榜前十名的车企,比亚迪早在去年就已经超越了南北大众的总和。
相信看到这里有些人会说:卖的车多了,多招人是理所应当,这没什么稀奇。
但事实上,比亚迪斥巨资招兵买马、大搞技术研发,可不是一天两天了。
前两天我在刷手机的时候,看到了这样一个回答:
虽然这个话题听起来有些心酸,但从时间来推算,他刚毕业的2017年正是众泰如日中天的时候,年销量能突破30万辆,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“前途无量”。
反观比亚迪,则是在那两年遭遇了转型的阵痛期:
一直坚持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纯电续航上被三元锂电池吊着打,燃油车业务又处于放弃边缘,销量也下滑到了40万辆的水平,四个字来形容就是“颓势尽显”。
但奇怪的是,当时的比亚迪不仅不裁员,还要再多招15%的研发人员(总人数位列A股上市公司第6位),研发投入更是高达62.66亿元,和第一名的上汽只差一步之遥;
转过年来,比亚迪还在扩招,研发投入金额更是大幅度增长36.22%,达到85.35亿元,几乎追平了营收1.5万亿、全球第三的中石化!
这样逆势而为,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。
一是从市场反馈来看(比亚迪那几年可是新能源销冠),那个阶段的新能源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认可,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扭转人们的刻板印象,黎明就在眼前;
二是比亚迪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,已经看到了自己坚持的磷酸铁锂电池、以及DM技术的价值,也对自己的技术路线有着绝对的自信。
事实上,2020年比亚迪刀片电池用一场针刺试验横空出世的时候,就让大家震惊地发现:原来铁电池也能通过结构优化,实现600+km的长续航,还要比三元锂电池更安全!
再到2021年DM-i技术发布的时候,又让大家发现:原来那个“在混动领域称自己是第二,没人敢称第一的丰田”,已经被比亚迪迎头赶上,甚至远远超越了。
当这些世界前沿的专利技术署着中国人的名字,也一次次刷新着未来发展的新方向的时候,年轻的人才们终于发现:原来自己苦苦追寻的高新技术岗位,原来就近在眼前。
2023年,比亚迪校招科研人员数量近3万人;
2024年,比亚迪技术研发总人数突破11万,同年校招人数超过一万人,硕博占比近70%,可以说成了“生化环材”学子潜心技研的栖身之所。
技术推动销量、销量形成口碑、口碑又为企业吸引来更多优秀的人才……成了比亚迪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。
而此时,属于比亚迪的飞轮效应才刚刚开始。
02. 敢于用人背后
相信很多人刚毕业的时候都曾经抱怨过,找工作时通常学历不是最重要的,项目经历、实践经验、技术水平才是标准,也陷入过这样的死循环:
确实,对于很多企业来说,能迅速上手推进项目的社招“即战力”,远比花费时间、金钱和精力培养的应届生要划算,刚培养的人才转头就跳槽背刺老东家的案例也不在少数。
所以,这就要看企业是否舍得投入、是否具备将“一张白纸”培养成才、并留住人才的能力了。
而在这一点上,比亚迪有着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:一是业务横跨汽车、电子、新能源、轨道交通等产业,岗位能吸纳各类“天坑”专业;
二是比亚迪遍布各地的分公司,实在是太多了。
要知道汽车产业集群化效应非常明显,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长三角、珠三角。能给其他地区的人一个“离家更近”的岗位本身,就让生活有了期盼。
更不用说,比亚迪是真舍得给钱——随便发几张深圳以外的招聘需求,给大家看看。
(西安的招聘岗位)
(阜阳的招聘岗位)
据统计,仅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就达到201.8亿,同比增长42%,是自主品牌之中投入最多的企业!
这些真金白银除了砸给研发设备、实际测试等硬件设施外,其中很大一部分,都是人员薪资。
当然,为了把人留下来,比亚迪也设立了从公司层面到生产单位层面的各种奖(发)项(钱):
仅2023年就共计发放了338个奖!累计送出去33亿元人民币。
再加上不菲的员工股权激励计划,足以能让员工留下来,和比亚迪共同成长。
当然,这一切也并非只惠及高端研发人才。
2024年6月实现满产的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项目,可提供超过1.8万个工作岗位,二期项目总投资超200亿,可提供3.6万个工作岗位;
前段时间位于郑州航空港区的比亚迪产业园区,也同样发起了万人招聘的热潮。
来这里应聘的,既有刚步入社会的年轻面孔,也有要撑起稚嫩儿女笑脸的中年师傅。
有人凭着5000块的工资在老家县城里买了套房,也有人离开了日薪两百块的工地,再也没有风吹日晒的辛劳。
03. 产业崛起,是一场燎原的星星之火
1897年普鲁士统治时期,德国政府颁布了大名鼎鼎的《手工业保护法》,通过全国71个手工业行会组织学徒培训,既保证了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,又维护了市场的自由发展。
百年以后,德国的工匠素质受到全球信任,甚至发展出了德国著名的特色教育体系——双元制职业教育。
这种高校和企业同时培养学生,毕业即就业的模式,为德国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技术人才来源,至今仍是德国汽车工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。
但随着德国制造业的颓势,享誉世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供需失衡、招生艰难等就业困局。
许多德国人乃至受波及的欧洲人走上街头,要求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根源,就在于支持国产品牌,就能将大量的研发岗位、生产岗位留在本土,从而对本国的就业、经济形成正循环。
这是一家企业对国家和人民最重要的责任与贡献。
所以许多城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,无一例外地都会大力投资专业人才教育。
在合肥市政府的努力下,中科大、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成为合肥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;
四川宜宾为了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,甚至建设了专门的“大学城区”。
当目光落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时,一份工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收入,更是个人未来成长的空间与平台。
而将制造业企业与校园教育进行有机结合的培养方式,无疑是在中国制造业日渐强大的今天,提供了一种新途径。
因此,我们看到“玻璃大王”曹德旺筹办了福耀科技大学,吉利控股集团也创建了8所大学,比亚迪也在湖南长沙、广州等地建立了产业学院。
甚至在企业内部还会进行线上公开课,为在职工程师提供多维度的培训:
或许有一天,我们能在比亚迪们的努力下,看到基于中国制造产业特色的“双元制”教育体系;
也能看到中国在产业升级的快车道上,在那些掀起高新技术革命企业的努力下,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岗位与人才,为个人创造幸福生活,为行业高端制造业点燃星星之火。
04. 写在最后
2013年,我们依然拥有9899万贫困人口,占世界贫困人口的九分之一。10万的村庄不通公路,3917个村没有电力设施。
但在8年后的2020年,中国所有人口全部脱贫。
10.8万所贫困地区的改造小学,80%的贫困人口住院可以得到医疗报销。国家并未曾给贫困人口直接发钱,而是为他们修桥铺路、送鸡仔猪仔、传授种养殖技术、开拓生存空间。
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是老祖宗早就教会我们的道理。而接下来的个人进修之路,则交给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,也交给了那些努力攻坚的企业。
在十年的时间里,我们的汽车产业链足以支撑一家新品牌的孵化,也有比亚迪这样用几十年的时间沉淀发育,最终实现人才技术与市场之间良性循环的企业。
毕竟,成为发达国家从来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让发展的成果能惠及每一位老百姓,让大家能够通过双手,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。
幸运的是,这条路,就在我们脚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