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端下载

logo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资讯详情

小米事故后,智驾营销仍困在“惯性”里

滴星视界 | 23小时前

225129

被惨烈的事故泼了一盆冷水后,中国车企的智驾营销还困在巨大的“惯性”里。

距离小米SU7高速事故已经过去10天了,事故依然没有来自官方的新进展,小米汽车和雷军也保持着沉默,行业对于这一事件的讨论也全面到没什么新意了,但这个事故对于汽车行业尤其是智能驾驶的影响才刚刚开始。

在业内人士对后续影响的种种预测中,笔者最希望看到的是车企在智能驾驶营销上的改变,然而截至目前,笔者看到的依然是熟悉的营销话术和车企的惯性依赖,而这实际上也折射出传统车企“跟随式”营销的困境。

智驾营销的“惯性”依赖

对于2025年是“智驾普及元年”这件事,行业已经达成了共识,所以春节假期过后车企就开始扎堆召开智驾战略发布会,从2月9日到3月31日的短短50天时间内,就有长安、比亚迪、吉利、奇瑞、广汽、红旗六家车企发布了智驾战略,3月底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也以智驾为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。    

彼时,大概绝大部分车企都已经把智驾放在了今年营销的C位,只不过谁也没想到会在3月底发生小米SU7这个事故。事故发生并发酵后,舆论对于智能驾驶的“不安全感”和智驾营销的“不信任感”,以及对过度宣传的反感都达到了一个顶峰。

车企当然清晰感知到了这一点,但它们难以做出改变。

4月7日,上汽通用五菱举行了2025科技进化日活动,系统发布了电池、智驾、智舱、动力四大板块的最新技术成果,在智驾方面与前面几家车企相同,公布了类似的分级智驾技术方案,同样打出了惠及全民的口号。

抛开五菱这套智驾方案的技术水平不谈,在营销上,笔者并没有看到太多的不同,依然是大量专业术语的堆砌,比如两段式端到端、可解释一段式端到端、生成式世界模型;依然是巨量数据的强化,比如累计1.5亿公里的智驾里程和185,744次AEB紧急避险记录;依然是简单化的能力总结,比如“去哪都好开 到哪都好停”……

即便五菱在这些内容前面都加上了对“安全”的强调,但也并没有让人觉得跟以往的智驾发布会有什么不同,消费者依然看得晕头转向,小米事故带来的不安全感依然无法消除,对智驾营销的不信任感也丝毫未减。    

必须公平地说,这不是五菱的问题,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,所以笔者在此并不是想苛责五菱,而仅是以此为例来说明行业的共同困境。

实际上,除了不停地卷新硬件、新大模型术语、新夸张词汇之外,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上的营销已经形成了非常固定的套路,不说品牌只听智驾方案,你很难判断出这是谁家的智驾方案,这背后是智能驾驶技术的“同质化”,也是营销的“同质化”。

更可怕的是,在行业内卷的大背景下,在智驾技术不可能一夜千里的现实下,车企们都被裹挟着不得不在营销上加速奔向“极致”,就算很多企业知道无非是被头部企业的流量淹没,它们也不敢停下来。    

小米SU7这次事故本身给了行业一个反思和转向的机会,可惜没有非常的决心和能力,车企很难摆脱对营销惯性的依赖。

其中传统车企更甚。

传统车企的“跟随式”营销困境

大概是从特斯拉开始,传统车企就进入到了被新势力各种新营销方式不断“教育”的阶段,从特斯拉的商圈直销到蔚小理的社交媒体深耕再到小米的创始人IP运营,传统车企成了不折不扣的流量“跟随者”。

这并不是最可怕的,因为形势比人强,大部分企业本身都只能做行业里的跟随者,但可怕的是在这种“跟随”中,传统车企不仅没有跟上头部企业的步伐,反而在这其中完全失去了自己的“语境”。    

“跟随式”营销本质上是在头部企业开创的某种“语境”中,去讲自己的企业故事。

比如智能驾驶,头部企业是特斯拉、华为等,在智驾的营销套路中,有很多现在惯用的表达甚至就是这些企业创造的,这种语境中,跟随者怎么可能讲故事胜过特斯拉和华为呢,这不是你也把“遥遥领先”放在PPT里就有用的。

同理,在增程式混动路线里,其他车企不可能讲故事超过理想和问界;在创始人IP运营领域,小米和雷军一骑绝尘;在“全民普及”的话题下,比亚迪也能做到天然无敌……    

当头部企业掌握舆论的话语权,其他车企想跳脱出来讲自己的故事几乎不可能,但起码在跟随中,不能完全被带着跑,一定要努力在共同的话题下保持自己的“语境”,把自己的品牌定位、特色、差异化优势融入进去。

还是以智能驾驶举例,品牌能不能把自己被广泛认知的品牌标签凸显出来,无论这个标签是安全、舒适,还是性能、操控,哪怕是性价比,都应该努力寻找契合点,哪怕这个契合点可能只是某一个非常具体的场景,但总比同质化下的泛泛而谈要好。

作为传统车企,在可靠性和安全上有天然的优势,如果能放弃对智驾营销惯性的依赖,针对消费者的不安全感痛点创造一套新的营销“语境”,纠偏当前的营销乱象,把“安全智驾”的故事讲透,那完全有机会单开一个剧情。

写在最后

传统车企必须要放弃“宁可无效,不能失声”的营销心态,既然要发声,就要有效,只不过这个效果不必非要是天下皆知的,精准传达给你的目标消费群体更重要。  

水滴汽车公众号
扫码关注,获取更多汽车资讯
水滴汽车
扫码下载水滴汽车APP

热门评论(1)

加载更多

热门车系资讯

更多 >

D7 DMH

12.58-14.58万元

雅阁

17.98-25.98万元

奥迪 e-tron

54.68-64.88万元

杰德

12.99-18.38万元

思域

11.99-16.99万元

  1. 北京水滴交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Copyright @ 水滴汽车 京ICP备17030485号-2 京公网备 1101010200363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