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汽本田P7:以“新驾趣观”破局电动时代的三重革新
汽车维基 | 04-16
18009
4月15日,广汽本田P7在成都正式上市,新车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大动力类型,共3个版本。其中,后驱长续航Pro版一口价19.99万元,后驱长续航Plus版一口价21.89万元,四驱长续航Max版一口价24.99万元。
当电动化赛道陷入“配置内卷”的怪圈,广汽本田P7选择以“高阶驾控基因”与“匠心豪华体验”破局,重新诠释电动时代的“高级感”内涵——它不仅是参数表的华丽,更是技术、设计与安全深度融合的体系化实力。
从机甲美学车身的每一道锐利折线,到ADS电磁减震系统对颠簸的精准化解;从麂皮包裹的图书馆级静谧座舱,到12000吨压铸电池装甲构筑的安全堡垒,广汽本田P7的“高级感”始终围绕用户真实需求展开:既要让驾驶者享受后驱车50:50配重比带来的攻弯乐趣,也要让全车乘客在64色氛围灯与16个BOSE音响的环绕中感受细腻温度。
这种“不妥协的平衡哲学”,正是其超越同级竞品的底气——在广汽本田P7的价值逻辑中,高级,从来不是配置的堆砌,而是每一次加速、每一寸触感、每一程出行都能让用户由衷感叹:“这很本田,却又超越本田。”
机甲美学与越级豪华
当新势力车企沉迷于“屏幕尺寸军备竞赛”和“冰箱彩电沙发”的场景想象时,广汽本田P7重新定义了电动时代的豪华本质——高价值感不是参数的无限叠加,而是以用户真实需求为锚点,将百万级技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。
先看设计。广汽本田P7以“Razor Edge锋芒毕露”设计语言,将未来感与实用性完美融合。宽体低趴的轿跑造型搭配贯穿式LED灯组与发光H标,塑造出极具辨识度的科技运动风范。
隐藏式门把手、电子外后视镜等细节不仅优化空气动力学,更赋予车身简洁犀利的视觉张力。而溜背式车顶与充电口集成指示灯等设计,则让美学与功能共生,诠释了精致追求。
广汽本田P7的“机甲美学”设计绝非单纯视觉炫技。宽体低趴轿跑造型与电子外后视镜的空气动力学优化,将风阻系数降至0.235Cd,媲美百万级纯电GT。
隐藏式门把手与充电口指示灯的设计,前者降低能耗,后者提升充电场景仪式感。这种“美学服务于功能”的造车理念,恰是传统品牌多年沉淀的核心逻辑。
座舱内,广汽本田P7的“越级豪华”更显深意。
当竞品将“豪华”等同于屏幕数量时,广汽本田P7选择用“长周期价值定义体验”。P7采用了三层零压感座椅,采用宾利同款的抗菌抗病毒材质,抗菌指数达到6.0以上,超行业标准3倍。慢回弹泡棉座椅的耐用性远超普通皮革,53.5cm超宽座垫设计参考了奔驰S级的人体工学数据,塌陷度5年后仍<8%,真正做到“历久弥新”;1.85㎡ LOW-E镀银全景天幕采用与劳斯莱斯同源的真空磁控溅射工艺,紫外线隔绝率99.9%,成本比普通天幕高3倍;麂皮内饰通过8万次耐磨测试,远超行业5万次标准……
面对中国家庭“驾驶者听导航,孩子看动画片的场景”,广汽本田P7使用了16扬声器BOSE音响系统,通过头枕独立声场实现了精准声学分区。
这种“全员尊享”的细腻洞察,正是合资大厂对“豪华”的重新诠释,实现真正的价值升维。
驾趣基因的电动重生
当新势力车企将“驾趣”简化为零百加速数值时,广汽本田P7用纯电时代的本田魂给出了更深刻的答案,驾趣不是瞬间肾上腺素飙升的粗暴堆料,而是人车合一的动态平衡与全场景愉悦感。
基于纯电云驰架构开发的三电系统,广汽本田P7在本质上延续了本田内燃机时代的性能哲学。单电机后驱版动力线性输出,复刻了Type R车型VTEC引擎“越踩越有”的渐进式爆发;双电机四驱版4.6秒破百的狂暴加速,则如NSX混动超跑般收放自如。
这种对动力曲线的精密标定,让广汽本田P7的“电门脚感”完全区别于竞品“傻快”的眩晕感,而这正是本田60年驾控DNA在电动时代的进化。
在前双叉臂独立悬挂+后五连杆独立悬挂的组合,加上横向超级稳定杆之外,广汽本田P7还有ADS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的加入,将驾趣推向了更高维度。高速过弯时自动增强侧向支撑,重现思域Type R的攻弯稳定性;颠簸路段则切换至“柔韧模式”,滤震不输友商的“魔毯悬架”。
这种“不晕车”的底层逻辑,实则源于本田工程师对纯电用户痛点的深度解构:当动能回收与瞬时扭矩放大车身俯仰,ADS系统通过毫秒级反向制动力补偿,让晕车指数直降37%,真正实现“快乐交给驾趣,不适留给技术解决”。
在电动化浪潮中,广汽本田P7的“新驾趣观”重新校准了技术普惠的边界。
传统豪华品牌将主动悬架作为百万级车型专属配置,而本田通过自研电磁阀体与域控算法优化,将其成本降低并下放。这种“把黑科技变成标配”的造车理念,让广汽本田P7的驾趣标签不止于营销话术。50:50前后轴荷比,实则是将讴歌NSX的赛道基因注入家用SUV,用百万级底盘素养兑现“人本驾驶”的承诺。
智能化层面,P7的“双智”能力同样令人瞩目。云驰智能座舱打破传统交互边界,四音区方言识别与AI大模型平台让车机化身全能助手,覆盖从情感对话到复杂车控的多元场景。
而云驰智驾辅助则以L2+级辅助驾驶能力,实现高速领航辅助与复杂车位92%泊车成功率,弯道降速误差精确至±3km/h,让智能驾驶既安全又从容。
技术赋能的背后,是P7对“新驾趣观”的诠释——当智能分担驾驶压力,纯粹的驾控乐趣自然回归。
安全时代的豪华新注解
在新能源赛道,安全正被重新定义。它不再是碰撞测试中的五星评分,而是每一程出行中无感却无处不在的安心。
广汽本田P7以“隐性安全科技普惠”为核心理念,将百万豪车的防护配置转化为用户触手可及的体验。其搭载的电子外后视镜+C-CMS流媒体后视镜双冗余系统,重构了驾驶视野的边界。雨天自动增强画面锐度,夜间通过AI算法抑制强光眩目。这种“全天候透视眼”,让变道、泊车时的盲区风险大幅降低,却无需用户付出任何学习成本。
这种“不追风口,只挖需求”的造车逻辑,直击行业“重营销轻体验”的弊病。
驾驶关怀维度的突破更显本田的“以人为本”。
广汽本田P7的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,不仅可识别打哈欠、闭眼等疲劳信号,更能捕捉“单手扶方向盘”、“频繁调整坐姿”等隐性分心行为,通过分级震动提醒+香氛提神联动,将事故干预提前至风险发生前。而AR-HUD增强现实导航的加入,将限速标识、车道线、导航箭头与真实道路融合投射,让驾驶者视线始终聚焦前方。
车身与电池安全的双重堡垒,则是广汽本田P7对“安全即豪华”的终极诠释。
广汽本田P7车身采用本田ACE高级兼容性结构,68%高强度钢与25%热成型钢构建出“移动堡垒”,配合4万牛·米/度扭转刚度,斩获2024年CCB中国十佳车身,13安全气囊覆盖前后排,包括同级罕见的中央气囊,侧碰防护能力显著提升。
电池安全更显硬核实力。广本P7采用Honda高标准定制的宁德时代90kWh三元锂电池,首次采用12000吨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,强度远超传统钢制电池包;超高速断电机制可在碰撞后1秒内切断高压电,远超行业标准。这种“装甲级防护”,让广汽本田P7的电池组即便在在-30℃的环境下,电池容量依然能保持在86.8%以上,消解用户对电池安全的焦虑。
此外,广汽本田P7配备自研线控制动系统+BOSCH ESP双备份机制,确保刹车精准可控,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的制动失效。
豪华的温度感,则藏在座椅通风加热的“全员平等”哲学中。
广汽本田P7的前后排均配备三档可调加热/通风功能,座垫与靠背分区控温。更颠覆行业的是其Smart Heat智能温控逻辑,系统可依据乘客体温、车外环境自动调节加热区域,冬季优先温暖腰部,夏季定向冷却背部。
这些细节印证了本田的造车信条:真正的豪华,是让技术隐形,让关怀显性。
总结
当新势力还在用“功能机思维”堆砌配置时,广汽本田P7已用“智能机逻辑”重构价值链条。正如iPhone以触控交互淘汰键盘手机,广汽本田P7以“技术普惠+精准需求”终结配置内卷。
广汽本田P7的竞争力,正巧藏在“不造概念,只解痛点”的务实哲学中。在行业热衷“颠覆”时,广汽本田P7选择的是“进化”:用燃油车时代的工匠精神,解决纯电时代的真实痛点。当竞品还在比拼屏幕数量,P7已用“不晕车的推背感”、“不缩水的续航力”、“不妥协的安全感”,让用户看到合资品牌电动化的另一种可能:不追风,只造车。